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华为5G全球布局情况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华为5G全球布局情况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华为5G技术与SpaceX公司的星链技术比,孰优孰劣?
华为5G和星链技术各有优劣,星链不能替代5G技术。
马斯克曾经开玩笑说几个月后就可以用上来自太空的wifI,密码是martines。听着很吸引人。
当然还这个玩笑的后半部分是,你需要带一个配套终端设备,一个长的像支在棍子上的ufo一样的东西。(这个东西一般是6-9寸大,基本上和你在必胜客看到的披萨一般大)是不是很奇幻?
卫星通信的频率是KA27-40Ghz,KU12-18Ghz档位,你手机的工作频率是2.4Ghz,两个不在一个频道。就像人耳听不到蝙蝠的声音一样,所以直接想要用手机搜索卫星信号的,还是早点断了这念想。
没有终端或者地面配套基站设施,普通手机平板,电脑,用不了卫星信号。
马斯克提到星链***是说希望把通信延时控制在20ms内。目前4G网络的延时是20ms左右,5G标准的延时是要控制在1ms以内。基本上星链***提供的服务达不到5G的标准。而延时越大,网络使用的卡顿感越明显,实时性越差。
另一方面,按照SpaceX提交给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的资料显示,每颗卫星的设计带宽是20Gbps,星链***的初期卫星数1.2万颗,那么总带宽是24万Gbps,按照4K高清电视20Mbps带宽计算,这可以提供1200万用户同时看电视。
注意,目前为止,只有422颗星链卫星在轨道上,按照每半个月一箭60星的速度计算,到1.2万颗,需要多久,大家可以自行计算。
而目前全球的4G,5G基站粗略估计已有1200多万座,并且还在不断地增加。
卫星强调的是覆盖面,5G强调的是传输数据低延时,双方强调的不是同一项内容,卫星的寿命和基站的寿命,谁更有优势?5g解决的是万物互联的问题,卫星支持多少数据互联,星链的更新周期是多长?都是不确定因素影响使用感受。个人认为炒概念的面大。实际推动社会进步,5g更为扎实。
5G需要大量基站,而星链***不需要。从成本上节省了许多,也给降价带来了巨大空间。从速度是看,星链比5G更快,只是稳定性还待验证。可以说,马斯克太厉害了,他将颠覆整个网络世界。
看到很多人在那里瞎扯,表示中国的民智还有待开化。
怎么评价马斯克的星链***?马斯克又缺钱了,就这么简单。
且不说四万个卫星需要多长时间部署,地面4G基站你可以看一下美国才有多少个。
最重要的一点,文盲是永远不会知道的,那就是5G真正引发革命的特性是低延时,这就意味着在4G时代很多无法远程同时协作的事变为可能,比如无人驾驶,远程手术,远程XX等等…
但是要达到这种特性,就必须使用波长更短的波,这意味着基站之间的间隔要很小,基站密度要很大。
以星链的规模,根本不可能实现,除非你把爱因斯坦的墓给炸了。
马斯克在***的包装下俨然成为了文盲和文科生眼中的钢铁侠,实际上,学理工科的,基本都称呼他为马一龙。
其实两者服务范围并不尽相同,非要放在一起比,也未尝不可,但概念必须搞清楚。
华为5G:地基互联网
星链技划:天基互联网
2015年1月,马斯克宣布SpaceX***将约1.2万颗通信卫星发射到轨道,其中1584颗将部署在地球上空550千米处的近地轨道,并从2020年开始工作。这一项目被命名为“星链”(Starlink)。但据有关文件显示,该公司还准备再增加3万颗,使卫星总量达到约4.2万颗。
每颗225Kg一辆汽车大小。星链***有望覆盖地球上所有难以涉足地方。
4月23日,SpaceX成功发射第七批60颗Starlink卫星,马斯克发推特说,星链内测差不多三个月后开始,公测六个月以后。
马斯克补充说,最初的测试将适用于高纬度地区。星链服务最初将在2020年提供给加拿大和北美客户,并在2021年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至世界其他地区。
其实这种卫星电话并不是马斯克首创,当年摩托罗拉投资的铱星系统就这么干过,但钱烧没了,最终也挂了,而SpaceX沒蹈铱星的覆辙,原因就在于其较成熟的火箭回收技术。而其[_a***_]对手OneWeb疫情期间软银撤资而宣布破产,与此同时SpaceX却新获5亿美金融资,说明成本因素是SpaceX仍旧受资本市场追捧的原因之一。
福布斯杂志2月份给SpaceX算了一笔帐,到2025年,其天基互联网年收入预计将达到100亿美元。
文中估计,到2021年,星链***将获得大约0.1% 的新增互联网用户,随着覆盖范围的扩大,这个数字到2025年将上升到2.3%。新用户将从2021年的20万增加到2025年的560万,估计到2025年星链的用户总数约为1440万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华为5G全球布局情况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华为5G全球布局情况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